2024-06-18 来源 新湘评论

新湘评论|钟君: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的湖南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的新的重要部署,为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湖南地处“一带一部”,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持续打造“三个高地”,重点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绿色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文化建设“五篇大文章”,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彰显湖南特点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大功夫,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湖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湖南正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并与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彰显湖南特点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大功夫。湖南正积极抢抓国家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以及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机遇,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湖南倾斜,加快实施“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等标志性工程。实行重大科技任务“揭榜挂帅”等制度,全力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紧盯优势特色产业关键点、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湖南大力推进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滚动实施先进制造业高地标志性工程。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巩固延伸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南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湖南将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作为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抓手,着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音视频产业高地,用新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推动湖南率先成为文化科技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打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湖南样板。

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对于湖南这样的内陆省份而言,不改革就没有活力,不开放就没有出路。湖南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近年来,湖南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不断增强对各类发展要素的引流、聚流、驻流以及配置能力,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切实发挥“居中顶托”的“经济通道”作用,在联通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中,承担起重要的桥梁与枢纽功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湖南力量。

系统集成推进深层次改革。当前,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彻底破解这些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就在于突出问题导向,系统集成推进深层次改革。湖南正在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国资国企、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动真碰硬打好产业园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等攻坚战,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湖南要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降低市场主体综合运营成本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向湖南集聚。同时,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等机遇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力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开放平台。全面融入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守护好“一江碧水”,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湖南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坐拥“一江一湖四水”,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再次强调,湖南要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湖南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筑牢生态安全根基,绘就中部地区崛起美丽湖南新画卷。

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湖南积极开展“守护蓝天”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让“浅蓝”变“深蓝”“局部蓝”变“全域蓝”,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始终将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实现以“生态空间”支撑“发展空间”、优化“生活空间”,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先进的基础设施、整洁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能够感悟四季、亲近自然、记住乡愁。

筑牢“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湖南持续实施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洞庭湖生态修复(生态疏浚)工程,重构洞庭湖区域以水系为纽带的“湖体—湖滨—农田—森林生态安全格局。坚决扛起“锰三角”污染整治的政治责任,坚持绿色转型,统筹谋划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走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湖南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旋律,推进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规模化发展,高水平构建具有湖南本土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中部农业大省,湖南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湖南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推进燃气、供水、排水等老化管网改造,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着力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把县域经济作为稳定就业的“蓄水池”,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落实好各项稳岗就业政策,让更多的县域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合理布局经济大镇、产业强镇、特色小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产业“特而精”、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

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湖南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方面,稳步实施千万亩农田产能提升工程,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不降、总产不降,严守耕地“量”的红线。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撂荒地复垦耕种,加强酸化等退化耕地治理,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质”的提升。围绕国家种业安全,扎实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着力突破一批种业“卡脖子”难题和育种前沿技术,加快培育一批粮食优良品种,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湖南力量。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湖南以实施“湖湘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谋划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包括湖湘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赓续红色血脉,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红色资源极为丰富,红色基因深沉厚重。近年来,湖南坚持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创产业基地示范带动效应,培育一批红色旅游文创基地和企业。加强红色教育,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把“大道理”分解成“小菜单”,把“冒热气”的理论寓于“接地气”的语言之中,推动红色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湖南聚焦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力争率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探索构建起既能彰显文化底蕴又能展现科技创新魅力的新型文化科技生态体系,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湖南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持续办好旅游发展大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游客满意在湖南”行动,着力培育擦亮“奇秀山水”“经典红色”“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闲”“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五张文旅名片,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持续转化为湖南文旅发展的独特魅力。

【作者系全球十大正规网赌网址(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