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1

周靖祥博士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326上午,周靖祥博士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交流内容包括学术报告和经验分享两个方面内容:第一阶段,周靖祥博士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均分政策变革趋向研究:小农生存VS.大户经营》;第二阶段,是与我院科研人员交流农村调研和学术论文写作经验。我院院办公室副主任肖卫博士主持了本次学术交流。

在学术报告中,周靖祥博士从“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韦伯)谈起学术研究在当代中国的责任和担当。接着,从新中国建国前后的土地均分制度进入报告主题,回顾了1947年开始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0世纪60年代尝试“包产到田”、1978-1982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了农村变革及农业政策调整如何与土地挂钩,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是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决定人地关系变化的力量绝非“市场”,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牵涉经济利益主体极其复杂,尤其是自2013年起正在推进第三次农村改革,不确定性问题会越发增多,新地主阶层和“无地农民”之对抗格局会快速形成。基于以上探讨,周靖祥博士认为,在利益相关主体增多场势下,传统农民的命运更具不确定性,乡村治理过程中嵌入更多的社会难题,土地承包权确定的人地关系早已成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链条上重要的“一扣”,土地承包经营是探索农村“以地养老”的制度前提,又是农村社会与经济管理的最好工具,用好并且能够化解农村发展的社会难题,也能重新解救日渐萧条的农村传统经济。

在农村调研和学术论文写作经验的讨论中,周靖祥博士基于自身的科研工作经验,从农村调研是否需要理论先验介入和如何发现真问题,学术论文写作的话语体系与文本呈现等层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来自我院经济所、区域所、社会学所、中马所、产业所等部门的青年科研人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肖卫  供稿)

 

附:

周靖祥,男,1982年出生,数量经济学博士(硕博连读)。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湘潭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与经济发展、中国人口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与进出口贸易、农户家庭经济学与经济失衡。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和《中国软科学》、《公共管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上海证券报》、《重庆日报》等报刊发表评论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