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5

我院举办“舌尖上的安全”学术论坛

   4月12日周五上午9点半,由院培训办、科研处、财经所联合主办的“双月学术论坛——舌尖上的安全”在中层干部会议室举行。此次论坛由方向新副巡视员主持,财经所所长刘险峰和我院20多位中青年学者一同参加了论坛。论坛对以往一人进行主题发言的形式稍作,首次采用三人轮流作主题发言、众人参与讨论的形式,会议气氛轻松而活跃。
    财经所刘雯助理研究员首先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做了主题发言。她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乎老百姓身体健康最为重要的民生保障之一。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一是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江河、湖泊等水资源污染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农药、化肥滥用造成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等违禁药物的不当使用,以及养殖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二是“四黑四害”违法生产经营大量低价、劣质、有毒食品,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第三,违法使用劣质原料、有毒物质加工食品,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第四,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使用化学添加剂替代食品添加剂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第五,不成熟的技术创新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如转基因技术的大量使用等等。
    财经所肖琳子助理研究员从行业标准、企业责任、政府监管、公众信任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目前食品安全保障问题。首先以乳业、水饺、饮用水实例,列举说明我国当前行业各项食品安全标准不仅低于全球其他各国标准,也明显低于中国历史标准。第二,食品安全呼唤企业责任,认为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食品,以及处理食品危机过程中,并未把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放在首位。第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不到位,“多头监管等于无人监管”问题严重。第四,食品安全的公众信任危机。同时,期待国务院机构大部制改革,整合了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财经所刘敏副所长总结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各种对策建议,首先从政府监管方面,要理顺政府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总负责、相关部分负专责、企业负首责”的监管责任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以及对特殊食品的管理。第二,从法律惩治方面,要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建设,加大法律处罚力度,加快修订网络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规范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服务提供者与网络食品经营者的责任义务。第三,从技术和标准约束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第四,鼓励和支持民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等等。
    主题发言之后,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有效建议。肖卫副所长、丁爱群查阅了大量资料,就当前逐步增多的转基因食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为转基因食品作为国外先进的生物技术引入国内,在改善食品的形状、营养、消费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试验中食物含有毒素、过敏反应、影响生殖能力却被忽视或隐瞒。因此,食品安全应从源头(种子)开始保障食品安全。郑谢彬认为在维护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部门监管出现缺位和占位,应加快健全政府监管责任体系。刘莉认为要加强公民社会建设,鼓励和支持民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刘黎辉副研究员认为一方面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食品违法惩戒力度,并借鉴英国、新加坡等国经验对食品安全事件从重从严处理,实行“零容忍”。张胜军副所长认为,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存在明显地方保护主义,更进一步重视食品生产企业无视食品安全问题。
    邝奕轩博士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发展阶段问题,应从田间做起,同时保障食品供给,狠抓官僚主义。范东君博士认为当前我国人口太多,食品供给不足,亦造成食品安全漠视问题。曹前满博士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要落实专家责任机制、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加强民众参与多方面着手解决。邹质霞、胡守勇博士认为应加强政府监管、加大企业问责惩戒力度;杨顺顺博士认为应提高化肥技术效率,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邓子纲副所长认为应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强化食品安全。
    讨论结束后,方向新副巡视员对此次报告作了点评,认为报告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全体参会者讨论气氛激烈、问题剖析深刻。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屡屡查而不处、禁而不止、监管流于形式,其背后的根源到底是法律不健全,还是机构不完备,抑或是什么其他原因,都值得大家深思。“美好愿望的实现需付诸于脚踏实地的行动”,希望有一天我们大家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刘雯供稿)
我院举办“舌尖上的安全”学术论坛(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