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9

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在意大利参加中国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高级培训班期间参观威尼斯穆拉诺岛有感

新华社总社对外部记者、编辑  蒋旭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了世界声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出色表现也获得了全球高分,因而踏出国门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比,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还不够匹配,文化资源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显偏弱。在当前西强我弱、话语权力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中,英文等主流语言和西方文化观念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文化的传播依然处于弱势,缺乏主导权。
    对于这一点,所有在国外工作、学习或旅行过的中国人都有深刻的感受。这一现状给所有中国人,尤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也给在海外学习、旅行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应积极、主动和自觉当好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天然职责。
    笔者最近在意大利参加中国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高级培训班期间,遇到并破解了一个有关中国文化传播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表明:社会科学工作者只要在海外旅行过程中胸怀爱国之心,善于发现问题,并艺术性地去沟通和解决问题,就可以为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尽一份应尽的职责。
    3月份在意大利紧张忙碌学习之余,主办方组织学员于3月14日上午参观了威尼斯泻湖中的穆拉诺(Murano)岛。在穆拉诺岛,学员们被带到了一家名为菲诺-拉扎里尼(Ferro & Lazzarini)的玻璃制造企业。公司老板为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增强产品的神秘感,扩大产品的销售量,特意让玻璃工匠为学员们现场演示了玻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随后,学员们参观了公司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展示厅,为了刺激大家的购买欲,在展示厅中公司老板对各式各样精美的玻璃制品的功用、价格等,用并不算娴熟的汉语作了热情而幽默的介绍。
    就在这时,培训项目团长、全球十大正规网赌网址院长朱有志教授敏锐地发现,在该公司的产品介绍材料中有意大利文、英文、法文、日文,却没有中文。朱教授当即就向公司老板指出,意大利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是拉动当地购物消费的一支主力军,公司的产品标识中为什么不加入中文。听完这番话之后,公司老板不置可否,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朱教授的这番话确实和事实相符,并且道出了当前西方世界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中国公民近年来海外“不差钱”的惊人购买力被各国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日益增长的境外游团队也成为海外市场竞相吸引的目标客户群。据报道,今年春节期间,美国纽约旅游会展局、中青旅、国旅等共同组织的千人游美国活动中,团员平均在美消费6000美元。在日本,有游客花费近百万日元购相机。笔者在威尼斯游人如织的圣马可广场一家玻璃商品店了解到,近年来,这家经营了三代人的商店主要是靠日本和中国游客来购物,而从去年开始,日本游客明显减少了,“财神爷”主要就是中国客人。据和笔者同行的秦星(Cinzia),这一在意大利做了十多年的导游粗略估算,每位中国游客在意大利停留一周的平均购物开销在500欧元以上。意大利议员、威尔巴尼亚市(Verbania)市长马尔科·察克雷(Marco Zacchera)告诉笔者,听说中国有一亿人想要来意大利旅行,他非常希望中国的游客能到威尔巴尼亚市观光。这体现了人数众多的中国出境游客,对于西方国家和城市的巨大吸引力。
    在穆拉诺岛,当朱教授看到公司老板一脸不在乎的样子之后,先到其他展示厅看了一遍,然后又回到主销售展示厅,有理、有利、有节地提出:“中国人到意大利来的越来越多,产品介绍增加中文标识有利于中国人了解产品,有利于扩大产品的销售量,这对你们公司有利。今天如果你们不答应加上中文产品标识,那我们就不买你的东西了。”朱教授的这一维护“中文话语权”的倡议得到了团员的响应,所有团员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看到这种情形,公司老板用不太顺畅的中文傲慢地说:“你要是可以的话,那就给翻译出来,并给写下来。”
听到这一带有挑衅意味的要求,朱教授满口答应并立即用英文把公司的英文产品标识读了一遍,并用英文重复了刚才用中文表达的观点。流利的英文让公司老板惊呆了,他或许不太相信一个年近花甲的中国访客能用这么流畅的英文说话。但是公司老板又加了一个“难题”:“那要用繁体字写出来”。真没想到,朱教授迅速接上话题:“写繁体字没问题!”团友们都被朱教授的举动感染了,自发地聚在一起讨论该怎样给出一个信、达、雅的中文译本。经过推敲,最后朱教授用漂亮的繁体小楷写下了中文标识:“本公司承諾所有産品均系資深名匠手工精心製作。”
    看到全团齐心协力的这番表现中国人精神状态的合作情景,公司老板的态度也由傲慢转为了谦恭,当场宣布要送一个镶金的花瓶给朱教授。此时,身为团长的朱教授立即表态:“赠送不要,只要写上中文标识就好!”此时,公司老板非常执着,拿着瓶子就到里屋内在瓶子底部刻上“Vines,2010,ZHU YOU ZHI”字样。朱教授感谢了老板的好意,执意按价付钱之后收下了这只象征“中国话语权扬声威尼斯”的玻璃瓶。随即,展示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团员们一致认为这一做法扬了国威,并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有趣的是,公司老板也很感动,主动拿起中文翻译字样和朱教授合影留念!

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图1)


    事后,笔者多次回忆起这段中国文化成功传播的经历,觉得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在文化传播方面任重道远:
    首先,海外中文购物、旅行的服务软环境和中国文字、文化的辐射力、覆盖面亟待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民购买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文标识出现在海外,例如今年春节日本东京秋叶原的一些电器商场打出了“新春快乐”的标语来欢迎中国消费者。笔者也发现巴黎戴高乐机场的一些柜台前出现了“欢迎使用银联卡”的标识,很多西方国家近年来也兴起了汉语热。但是,在西方仍有很多国家的教堂、公园等景点,引导标识中有英文、法文、日文而没有中文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很多中国的旅行者发现在国外旅行依然存在诸多不便。例如,笔者注意到,在意大利的多家商场开出的免税单回递信封上,只有英文和日文两种文字说明,很多中国的消费者在购买了豪华手表和名牌服装之后,都因为语言不通而不知道该如何退税。
    其次,相关部门应该从“国家公关”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着力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因此,这已成为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抓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制定系统的中国文化推广规划,并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落实,从而更好地增强中国文化的全球辐射力,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这对于匹配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国际大环境均大有裨益。
    第三,要重视海外华文教育的推广,这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持续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都具有深远意义。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国家提高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万钢指出,我国现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约有5000万人,这支力量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在海外的表现和扩展。进入新世纪,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境外工作人员日益增多,他们的子女不少在海外长大,迫切需要接受中华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书法、国画、音乐、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都是极佳的文化传播载体,相关部门可以加强这些内容在海外的推广和交流。上海世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也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张力的极佳平台,其文化传播功能也应充分加以表现。
    第四,社科工作者需要认识到传播中国文化是自己神圣的使命和不容推卸的责任。
    汉语使用环境的优化和中国文化的推广,不能被动地等外国商家的“给予”,需要中国人自己积极“索取”,相关部门和在国外旅行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主动向外方提出改进的要求。
    普通的中国游客大都不懂外文,因而缺乏同外国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在这一方面,具有外文沟通能力的社科工作者具有独特的优势,理应该积极、主动和自觉承担起这一重要的职责。在这里,需要的是行动!是每个有条件做传播工作的人的积极、主动和自觉的行动!
    文化传播需要传播文化的能力!!
    传播文化需要文化传播的自觉!!